骆仲泱,男,生于1962年5月。1990年毕业于浙江大学,获博士学位,1994年晋升为浙江大学教授,1995年任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999年被聘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中国动力工程学会理事、教育部科技委委员。曾任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院长、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获政府特殊津贴以及“全国模范教师”荣誉称号,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浙江省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等十五项个人荣誉奖。担任了《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副主编,《热力发电》、《热能动力工程》、《热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四个刊物的编委。
  方向介绍:
  能源清洁利用技术、新能源技术及节能环保技术。
  能源清洁利用技术主要研究内容:1.煤燃烧气化多联产综合利用技术。2.流化床高效低污染燃烧技术。3.燃烧过程中脱硫、脱硝、脱氟、脱氯等多功能燃烧污染控制以及重金属脱除技术。
  新能源技术主要研究内容:1.生物质综合利用技术:生物质制取液体燃料技术;大规模燃烧发电技术;生物质制氢技术;生物质制取中热值燃气技术。2.纳米技术与太阳能综合利用研究:纳米材料热物理特性研究;纳米技术在热电联用中的应用研究;聚光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研究。3.绿色节能建筑研究。
  节能环保技术主要研究燃烧过程中多种有害气体及颗粒物排放控制。
  在这些方向上作为项目负责人目前已完成了四十余项科研项目,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攻关项目3项,重大国际合作2项,其中有16项通过鉴定,多项成果被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多个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200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排名第五),2005年获教育部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排名第一),2006年获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排名第一),2000年和2001年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各一项(均排名第一),2005年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排名第三)等。目前,承担了6项科研任务其中1项国家973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共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230余篇,合作出版专著5部、译著1部,拥有发明专利15项。
联系信息:Tel:0571-87952440,Email:zyluo@zj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