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地点
|
分会场A
|
分会场B
|
分会场C
|
时间
|
论文题目
|
单位
|
论文题目
|
单位
|
论文题目
|
单位
|
10月11日
|
8:30- 8:50
|
LNG5煤层气液化流程的方案设计与分析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CdS/TiO2纳米管阵列复合电极的制备
|
上海交通大学
|
燃煤汞污染控制研究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8:50- 9:10
|
山地型风景区内公路交通环境承载力测度研究
|
西南交通大学
|
太阳能热光伏系统集热装置实验与数值研究
|
南京理工大学
|
上海市大气羰基化合物水平研究
|
上海大学
|
9:10- 9:30
|
流化床密相区颗粒混合特性多尺度分析
|
东南大学
|
Ti-Zr和Ti-Ni催化剂对NaAlH4放氢性能的影响
|
浙江大学
|
对比不同复合体系中Cr(VI)的光催化还原性能
|
东北大学
|
9:30- 9:50
|
两区域双扩散自然对流传热传质数值研究
|
山东大学
|
抛物碟式两级聚光分频PV/T系统设计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电子工艺有害气体CF4高温分解特性
|
北京交通大学
|
9:50- 10:10
|
燃烧边界条件和燃料特性对均质压燃发动机的影响
|
天津大学
|
在TiO2多孔膜上水热合成ZnO纳米结构
|
东南大学
|
选择性催化还原去除空气中NOx的新型催化剂性能及动力学研究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10:10- 10:40 茶歇
|
10:40- 11:00
|
淮北煤中锑赋存形态及其在矿区土壤环境中的分布研究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Ti10V90-xFex (x=3~9)储氢合金的微观结构和储氢性能
|
浙江大学
|
不同岩性渗滤液污染场地重金属污染再释放的模拟研究
|
吉林大学
|
11:00- 11:20
|
基于在线煤质检测的ALSTOM气化炉控制
|
东南大学
|
多峰高斯拟合用于生物油燃烧机理的研究
|
东南大学
|
难生物降解污染物共代谢作用研究进展
|
浙江大学
|
11:20- 11:40
|
加压煤气化过程研究及模拟
|
华东理工大学
|
屋顶集热式太阳房供暖系统研究
|
江苏大学
|
超远距离下保护层开采上覆煤岩体变形试验研究
|
河南理工大学
|
11:40- 12:00
|
碳粒边界层中CO火焰行为发生的判别条件
|
上海交通大学
|
风光互补曝气系统优化设计及应用研究
|
同济大学
|
不同岩性渗滤液污染场地中污染物衰减的模拟研究
|
吉林大学
|
12:00- 13:30 午休
|
13:30- 13:50
|
影响喷动流化床颗粒混合的多因素分析
|
东南大学
|
生物质组分与碱/碱土金属(AAEM)交互
|
华中科技大学
|
滑动弧等离子体降解萘的实验研究
|
浙江大学
|
13:50- 14:10
|
基于格子Boltzmann方法的多孔介质中质量扩散系数的研究
|
南京理工大学
|
不同DO下短程硝化性能及污泥种群结构的比较研究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新型蜂窝状金属筛网催化剂的NO选择性催化还原性能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14:10- 14:30
|
一种新的燃煤锅炉NOx排放特性在线预测模型
|
东南大学
|
可再生能源供热制冷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
|
同济大学
|
新型吸附剂脱除烟气中Hg0的实验研究
|
华中科技大学
|
14:30- 14:50
|
煤矿机械化矸石充填地表沉陷控制研究
|
中国矿业大学
|
基于太阳能利用的光催化废水处理研究
|
东南大学
|
可吸入颗粒在肺泡内运动沉积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
|
浙江大学
|
14:50- 15:10
|
利用吸附余压预冷的煤层气MRC液化流程
|
上海交通大学
|
微结构光谱控制及其应用研究
|
南京理工大学
|
Decomposition analysis of China's changing CO2 emissions intensity trend
|
大连理工大学
|
15:10- 15:40茶歇
|
15:40- 16:00
|
TiO2-AC复合光催化剂降解苯酚的动力学研究
|
东南大学
|
H2O2强化Fe2+去除水中磷的试验研究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生物膜电极法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研究
|
吉林大学化学学院
|
16:00- 16:20
|
酸性矿井水中铁离子迁移规律的数值仿真研究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含砷废水中有价元素铁的回收利用研究
|
东北大学
|
K2CO3/Al2O3作为新型CO2吸附剂的碳酸化特性
|
东南大学
|
16:20- 16:40
|
不同电解方法处理PNP废水的特性对比
|
大连理工大学
|
PDM复配PAC用于春季长江水强化混凝处理研究
|
南京理工大学
|
聚丙烯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甲苯废气研究
|
华东理工大学
|
16:40- 17:00
|
脉冲放电处理苯酚废水降解机理的分析
|
哈尔滨理工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
氧化和PAC吸附去除水中嗅味物质2-MIB研究
|
同济大学
|
有机废气强化吸收与回收工艺的工业中试
|
浙江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