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阅览 ==
新能源 新动力 新机遇——973首席科学家骆仲泱教授解读新能源
2010-4-19

新能源 新动力 新机遇——973首席科学家骆仲泱教授解读新能源

编辑:zjuxsf 日期:2010-04-12 14:02
410630973首席科学家、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骆仲泱教授亲临紫金港校区国际会议中心140,为众多09级工科学子详细介绍了能源工程学系,并就新能源及其发展战略和应用前景方面给予了生动精彩的报告。报告会现场座无虚席、气氛热烈,师生间互动不断。
热能所常务副所长池涌教授,热动所副所长冯晓露副教授,低温所副所长金滔教授,车辆所所长助理刘震涛副教授,以及系本科生秘书方惠英老师、系团委书记潘贤林老师、副书记项淑芳老师作为嘉宾出席了此次报告会。
报告会一开始,骆仲泱教授充满诚意的深深一鞠躬便赢得了在场所有师生的热烈掌声。接下来,他结合幻灯片,从能源定义、中国能源现状及前景、化石能源、新能源种类及应用前景等方面向在座同学作一一介绍。随后,骆教授又全面地向同学们介绍了能源工程学系各专业及其发展前景,晓之以理、佐之以例,深入浅出、激情流露,阵阵掌声此起彼伏。
从能源的具体分类开始,骆仲泱教授指出,“新能源技术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第一产业,能源的重要性怎么说也不为过”。而中国是生产和消费能源的大国,却过于依赖煤炭及石油资源,由此引发了一系列挑战:中国经济增长面临各种资源瓶颈的制约、地域分配不均的结构矛盾日益突出、温室气体排放过多、能源利用效率低下、大规模利用可再生能源给电网带来挑战,以及因此导致的各种环境问题等。针对这些,他提出今后的能源发展路线应该沿着“依靠科技进步,加大非化石能源应用比例”的方向走下去。因此,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水力发电、海洋能、核能等新能源,作为能源增加量的主体,有着广泛的研究和应用前景。在核能方面,他指出,“人类需要的是实现可控核聚变,从而渡过能源危机”。目前世界上共有441座核电站,但其中大多集中在欧美国家。因此,中国在大力发展核能,在这方面对人才的需求量也很大,骆教授对在场的能源学子给予了厚望。随后,骆仲泱教授集中介绍了能源工程学系的发展历程、专业设置、师资队伍、教学特色、本科生教育、学科及学位课程设置以及科研实践体系和本科生就业情况等。作为结束语,他以“为什么选择能源系”为引,概括介绍了研究能源的广泛前景和能源工程学系本身的优势,一句“我们是太阳的主人”赢得了全场再次的热烈掌声。
宣讲会的最后是师生互动环节,在座同学踊跃提问,骆仲泱教授及在座各位老师耐心解答,话语切中要肯,气氛热烈融洽。
本次骆仲泱教授解读新能源、介绍能源工程学系报告会的圆满成功,响应了全国低碳环保、节能减排的号召,让广大同学对新能源及其应用方面有了较为细致全面的理解,同时也让09级本科生对能源工程学系有了充分的了解和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