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阅览 ==
浙江大学第六届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决赛答辩顺利举行
2013-4-17

浙江大学第六届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决赛答辩顺利举行

编辑:fhy 日期:2013-04-15 09:09
413上午8:30开始,浙江大学第六届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决赛答辩在紫金港校区西1—101102103教室顺利举行。本科生院教研处科研训练与对外交流办公室主任毛一平老师,能源系系副主任邱利民教授,全国节能减排竞赛秘书长、浙江大学节能减排竞赛基地主任胡亚才老师,能源系实验秘书黄兰芳老师,节能减排实践基地吴杰老师以及相关领域的9名评审专家,和决赛答辩的队伍一起参加了此次活动。浙江大学第六届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自去年12月开始接受报名,共计有来自竺可桢学院、电气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环境与资源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化学系、机械工程学系、能源工程学系、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系、光电信息工程学系、信息与电子工程学系、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系等14个院系的91支队伍报名,比去年增加了24支队伍,报名参赛人数约500人。通过文本递交及初审,共计有57支队伍进入决赛,实际到会参加答辩队伍55个,比去年增加了17支队伍,决赛人数300余人。本届竞赛也是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举办以来参与队伍最多的一次。
 
答辩正式开始之前,本科生院毛一平老师代表学校致辞,并向同学们提出了几点期望:调整心态,用平常心对待比赛;答辩中要发挥出最高的水平;利用好比赛这个机会互相交流经验;赛后将竞赛作品继续做下去,保持作品的“可持续的发展”;赛后总结自己的收获和存在的问题,从总结中得到提高。能源系副主任邱利民教授从美国梦、中国梦等伟大理想谈到能源人的节能减排梦,希望同学们紧跟形势,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积极投身于节能减排的研究中去。最后,竞赛基地主任胡亚才教授讲解了竞赛规则和评分标准。
 
本届竞赛共有57支队伍进入决赛答辩环节,在数目上比去年增加了19支队伍,答辩场地也从2个增加到了3个,历时7个多小时。每队同学都通过现场PPT讲解、模型演示和展板介绍将自己的作品全面地展现在各位评委老师和其他同学的眼前,每一组评委老师也就队员们的作品给予肯定、批判以及改进方面的建议。
 
 
本届比赛,大部分队伍做出了自己的实物模型。一大早,就陆续有很多队伍提前到达答辩地点,将自己队伍准备数月的模型或者实物作品摆在展区内。在评委进行模型参观评估时,各队成员更是不遗余力地向评委和其他同学展示他们的作品以及做进一步的介绍。或许有些队伍的模型只是一个雏形,但同学们这种勇于实践的精神很值得宣扬。有志于节能减排事业,一定要有实践精神,只有在科学的实践与检验过程之后,才能获得系统的、可行的、经济的节能减排成果。
 
       
本届比赛,大部分队伍做出了自己的实物模型。一大早,就陆续有很多队伍提前到达答辩地点,将自己队伍准备数月的模型或者实物作品摆在展区内。在评委进行模型参观评估时,各队成员更是不遗余力地向评委和其他同学展示他们的作品以及做进一步的介绍。或许有些队伍的模型只是一个雏形,但同学们这种勇于实践的精神很值得宣扬。有志于节能减排事业,一定要有实践精神,只有在科学的实践与检验过程之后,才能获得系统的、可行的、经济的节能减排成果。
 
    一些团队的作品非常切合当前的节能减排热点,如如何提高内燃机的效率、电梯节能问题、CPU散热问题、对空气中PM2.5的净化、减少硫元素的排放、水资源的节约等。这表明我校大学生能够关注时事,积极为解决社会热点问题建言献策,这是可喜可贺的。虽然有些创意看起来可能还不太成熟,经济效益不显著,尚难解决实际问题,但同学们积极参与比赛的精神可嘉。
 
本届比赛,浙江大学学生节能减排协会再次积极自发参与到竞赛的组织、协办中来,这为竞赛的具体实施提供了人力支持,也进一步激发了同学们积极投身于节能减排实践活动、主动参与竞赛、扩大了节能减排竞赛的影响力。
 
竞赛结果近期将在网络另行公布,请相关同学密切关注本科生院、节能减排实践基地网站(www.doe.zju.edu.cn/jn)通知。
浙江大学本科生院教研处
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系
浙江大学节能减排实践基地
浙江大学学生节能减排协会
2013年4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