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阅览 ==
浙江大学西湖学术论坛第二次会议——《可再生能源之生物质能》(2005.11.18)
2006-4-6
来源:浙大新闻办 时间:2005-11-21 10:43:28 2005年11月18日,浙江大学西湖学术论坛举行第二次会议,探讨“可再生能源之生物质能”。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院长岑可法在会上提出,生物质要实现资源化能源化,提高经济效益是推广的关键。 有资料表明,中国的生物质种类主要来自农业废弃物、薪柴、林业废弃物、有机废弃物(如禽畜排泄物和城市生活垃圾)、工业废弃物(如谷物加工厂、造纸厂、木材厂、糖厂、酒厂和食品厂等产生的)。总量达4.87亿吨油当量,其中有约3.7亿吨可用于发电和供热,占总量的76%。农业废弃物是中国最主要的生物质资源。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可缓解能源紧缺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和“三农”问题等国家重大战略问题。 岑可法主要分析了当前生物质资源化能源化中存在的问题,他说,目前乙醇的销售价格在3000元左右,乙醇加工企业生产1吨乙醇需3.3吨玉米或13.5—15吨的甘蔗糖,而1吨玉米的当前市场价格在1200元左右,甘蔗糖的市场价则在3500元左右。他指出,就当前的工艺用生物质代油比汽油还贵,在制备过程中所耗能量甚至大于本身产生的能量,因此,根据中国国情,创新工艺流程,开发出廉价的生物能源生产技术显得尤为重要。目前,直接燃烧发电、将中热值的生物质气化供城乡居民使用和利用生物质制油、二甲醚、生物柴油、乙醇等都是比较理想的终端产品。生物质气化则是生物质能利用的关键技术之一。 会上,浙江大学热能工程研究所常务副所长、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骆仲泱介绍了生物质能热化学转化技术的研究途径、目前的研究工作及需要解决的问题。材化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教授岑沛霖提出要寻找有机化工原料,从生物质资源获得新型平台化合物,以取代石油化工的平台化合物和煤化工的平台化合物,研究和进一步开发平台化合物的后续产物的关键技术。理学院生物研究所教授郑小明则提出了生物质化学转化为高品味液体能源的化学问题。材化学院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教授任其龙分析了生物柴油的性能、资源和应用。农学院应用昆虫学研究所沈志成提出生物质转化的新策略,即运用植物基因工程设计对生物质进行高效降解。 浙大校办、人事处、科技处、发展规划处和研究生院的有关负责人到会参与讨论。 (文 石楠 /摄影 卢绍庆)